虚拟迎宾3
浏览 2019-07-09
项目视频
项目介绍
按理说,虚拟主持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因为世界上较早的虚拟主持人早在2001年就已经产生,自然是在现代电视发源地的英国,之后日本、美国以及中国的各家电视台都曾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虚拟主持人,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建立在相对成熟的电视数字动画技术基础上,以相对固定的形象、名称来替代大家已经接近审美疲劳的真实主持人;
不过,这些所谓的“虚拟主持人”,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虚拟主持人形象”,或者你可以把它们理解为二维的或三维的卡通动画人物形象,虽然节目组会给它们赋予一定的性格、习惯甚至是口头禅。但是,它们将永远依赖于背后的编辑策划人员,以至于声音都也得由人来配音,根本算不上真正的“主持人”;
如果一定要认真,那么我们就得复习一下关于“人”的定义,人要具备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通过各种实践实现更多可能的发展与变化。而要让“虚拟主持人”符合这些要求,那就必须要引入时下较关键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果。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称它为“AI虚拟主持人”。
如果拿下围棋这件来作比喻的话,我们之前可以看到的虚拟主持人,只是相当于可以代表真实棋手进行执棋、置子的机器人或者是机械手。只有像AlphaGo这样,可以借助于强大的计算资源与独特的学习演化能力的下棋者,才相当于符合严格标准的虚拟主持人;
这样来看,或许会有人觉得,“虚拟主持人”的提法与展望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因为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与储备尚不成熟,从相对复杂的下棋到进行更为复杂的语言与形象的主持把握,这里面需要解决的技术障碍不是一点两点。就拿主持人必须要做的人际交流来说,当下相对成熟的AI机器人,不管是苹果的Siri,微软的小冰或是百度的小度,即使是宣布已获得人类公民身份的索菲亚,在与人类的语言交流沟通中,仍然有着非常明显的缺陷,显得难以胜任主持人的工作;
而真正带有AI功能的“虚拟主持人”依然是具有着显著而重要的发展意义:
从当前电视节目的行业发展道路上来看,虚拟主持人的存在,无疑是在明确警示传统主持人的行业危机。在过去,行业里曾有过一个对主持人不是太尊重的称呼:肉话筒。意思就是指“不需要思想、不需要语言表达上的加工创作”,只是将稿件上的字词语句用标准化的语言朗读或播报出来。如果有主持人到今天还在坚持着这种标准与想法的话,那么,虚拟主持人用来取代的时间是指日可待了;
这些技术的成熟度相当之高。其实我们从公共场合的各种机器播报系统的演变与发展中就已经可以感知了。过去的机器播报要多生硬有多生硬,基本上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拼接起来再蹦出来。而现在,至少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都能够清晰标准地说出来,听着机器播报,再也不会有着与外星人交流的感觉了;那么,相信不出多长时间,大批只需要标准播报、配音的活,就可以完全交到机器人手上了;
滕榕多媒体,上海多媒体协会理事单位。 主营:AR互动,移动滑轨屏,数字沙盘,全息投影,VR虚拟,AR虚幻,全息投影展示柜,360度空中成像等多媒体展馆业务。联系方式:王先生 13764539548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方案、报价、看现场),建议您详细咨询滕榕多媒体 王先生 13764539548。
相关文章